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青海海北站站长张振华一行赴青海大学祁连站调研交流
作者: 海北站 更新时间: 2025-09-18

  9月17日,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海北站”)站长张振华、副站长郭小伟带领监测人员樊博、兰玉婷、司梦可和李本措前往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试验站开展交流调研工作,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试验站站长李世雄全程陪同。

  调研伊始,李世雄围绕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试验站建站以来的科研工作核心,详细介绍了站内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系统展现了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试验站在高寒草地生态修复领域的深耕历程,为后续实地参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后,在李世雄的带领下,海北站调研团队先后走进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试验站退化草地示范基地、草种采集与筛选区、饲草收割与存储区及草种标本室,近距离观察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试验站在草地生态修复与草业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在退化草地示范基地,李世雄重点讲解了草地修复技术与管理模式——经过十年持续攻坚,原本植被稀疏、生态脆弱的“黑沙滩”,如今已蜕变为牧草繁茂、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优质草场。更值得关注的是,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试验站创新“科研+企业+牧民”合作模式,在完成草地修复与生态保护的同时,通过草种推广、饲草加工等产业化路径,有效带动了当地牧民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高寒地区草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实地参观结束后,双方围绕草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展开深入交流。张振华对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试验站在退化草地修复示范领域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她表示:“海北站多年来聚焦草地退化机理研究与退化草地修复模式探索,积累了扎实的研究成果,未来的工作需要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示范。此次调研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期待未来与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试验站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整合双方科研优势,共同推动青藏高原退化草地修复技术创新与应用,为区域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此次跨站交流调研,不仅搭建了海北站与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试验站科研合作的桥梁,更为两站在高寒草地生态研究领域的协同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双方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深化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探索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新路径、新方法。

李世雄介绍祁连山高寒草地生态试验站工作

海北站人员参观调研退化草地修复示范样地

海北站人员参观草种筛选车间

海北站人员参观种子标本室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hbg@cern.ac.cn TEL:0971-6123010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