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站位置和环境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于1976年在青藏高原率先建立了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站(简称海北站)。海北站位于青藏高原东北偶的祁连山谷地(37°29'-37°45'N,101°12'-101°23'E),站区山地海拔4000米,谷地2900-3500米。行政隶属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门源马场,距西宁市160公里。
站区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气候而冬季受西北利亚寒流的影响,一年中无明显的四季之分,暖季短暂而凉爽,冷季寒冷而漫长。年平均气温-1.7℃,年极端最高气温温27.6℃,极端最低气温-37.1℃,年降水量范围426-860mm,其中的80%分布于植物生长季的5-9月。年平均日照2462.7小时。
土壤类型有草毡寒冻雏形土(高山草甸土)、暗沃寒冻雏形土(高山灌丛草甸土)和正常有机土(沼泽土),发育差,砾质性,土层深度60cm左右,母质为黄土,其下为洪冲积物。土壤呈现有机质及全量养分丰富而速效养分贫乏的特点。
植被类型为青藏高原典型的地带性植被,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为建群种的高寒灌丛草甸分布于山地阴坡、山麓及河谷低地;以嵩草属(Kobresia humilis)植物为建群种的高寒嵩草草甸,分布在山地阳坡和滩地; 以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为建群种的沼泽草甸分布于河滩地。群落结构简单、种类组成较少,植物生长期短、生物生产力较低。
家畜主要藏系绵羊和牦牛。
1989年海北站成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开放台站,1992年成为CERN重点站,2006年成为国家科技部野外观测站。目前,海北站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国际高寒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