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海北站现有科研平台
作者: 海北站 更新时间: 2016-03-24
 

 

海北站站区约120km2,包含了高寒矮嵩草草甸、高寒金露梅灌丛草甸、高寒湿地和高寒小嵩草草甸(人类过牧干扰下的偏途演替状态)高寒草甸四种植被类型。设置了三个类型草地的水、土、气、生长期监测观测场,八个生态系统过程研究试验场。其中:

长期监测观测场:包括高寒矮嵩草草甸、高寒金露梅灌丛草甸和高寒小嵩草草甸。观测因子按照中国生态网络要求和观测规范进行观测。

高寒草地过程研究试验场:包括包括高寒矮嵩草草甸、高寒金露梅灌丛草甸和高寒藏嵩草湿地。主要进行1天然高寒草地碳收支及其水热通量观测;2模拟水热变化对高寒草地碳过程及其发生机理影响;3)高寒草地生物地球化学过程;4)外源养分添加对高寒草地植物种群调控及稳定性影响;5)环境应激对高寒啮齿动物种群影响的机制;6)高寒草地对人类干扰的响应与适应;7)山体垂直带谱环境置换对高寒草地影响;8 )基于生态过程的高寒草地功能提升(生产力、水源涵养和碳固持)技术、适应性管理和时效分析的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1.家庭制式高寒草地功能提升观测平台

2010年在青海省门源县皇城乡设置了家庭制式高寒嵩草草甸功能提升技术示范样地。每个样地中设置放牧强度试验区、综合实验区。设置了放牧强度梯度、水分调控、外源微生物菌肥添加、生物结皮破解、养分物种调控、凋落物分解和补拨等处理,进行人类活动干扰下高寒草地的演替过程及功能提升技术及时效研究。


 家庭制式高寒嵩草草甸功能提升技术示范样地


高寒嵩草草甸功能提升技术示范样地处理示意图


 

2.模拟水热改变对高寒草地影响过程平台

2011 年,在青海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附近建立了高寒草地建立了高寒草地模拟水热改变对高寒草地影响过程平台。

       总体试验设计为增温(两水平:对照,增温)、降水(三水平:减水50%,对照,增水50%)两因素的完全随机区组区组设计,共6个处理(不增温+不改变降水,不增温+减水50%,不增温+增水50%,增温+不改变降水,增温+减水50%,增温+增水50%),每个处理设6 个重复,共计36个处理单元。进行水热改变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组成和结构;植物物候和叶片功能性状;以CN循环为主线的生态系统关键过程,根系-微生物相联系的地下关联等的研究。


 模拟水热改变对高寒草地影响的过程平台实验设计(A, B),冬夏景观(C, D)。

 

3.母体密度应激对根田鼠种群繁殖的耦合效应观测平台

2000年,在海北站区以2 m × 1 m 的镀锌钢板构成。钢板埋入地下0. 5 m,地上部分高1. 5 m,钢板之间用L 45× 45 角钢固定。实验围栏总面积为1.2 hm2,由80.15 hm2 ( 50 m × 30 m) 的围栏组成,围栏用5 cm × 5 cm 的铁丝网封顶,以防天敌。可进行2×2的析因实验。以根田鼠为研究对象,进行母体应激引起的子代表型变化与环境制约性适合度及种群动态的关系的研究。


 母体密度应激对根田鼠种群繁殖的耦合效应观测平台

 

 

4.“旱化-氮沉降”对高寒草地过程影响平台

2011年,利用中宇宙(Mesocosm)实验方法,采用青海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乱海子湿地原状土柱,建立了水位-氮沉降控制实验平台。实验设计为2个水位水平(对照,-20 cm) 2个氮沉降水平(对照,+ 30 kg N ha-1 yr-1),每个处理5重复,共计20个实验单元。旨在探索讨在长期(植被类型的改变)和短期(植被类型不发生改变)情景下,CO2CH4N2O通量的季节变化规律,水位降低和氮沉降对这两种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及其导致的综合温室效应。

 “旱化-氮沉降”对高寒草地过程影响平台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hbg@cern.ac.cn TEL:0971-6123010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